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

[心得] 媚俗與不凡的《阿凡達》

 《阿凡達》****

 願意多給一顆星是因為3D技術確確實實讓人耳目一新,但那些帶小孩進
場的父母真應該把他們小孩的嘴堵住(兇),這裡是劇院不是科工館或自然
科學博物館,讓你們連男女主角在親吻都要驚聲鬼叫好嗎!

 至於劇情非常好萊塢,情緒轉折都非常單線無趣,依然是一部美式媚俗的
套式英雄愛情神話,爛得要命一點驚喜都沒有,只能說比1997年《星艦戰將
(Starship Troopers)》好一點點,《阿凡達》的劇情如果早十四年上院
線,或許會比較讓人驚喜,不然這十幾年來類似的奇幻科幻片A級B級商業
片汗牛充棟,《2012》重炒過去數十年的災難片和聖經故事的剪裁和技
術功力才讓人歎為觀止。(你看,太空船變方舟的設計不就讓人驚喜嗎!)

 《阿凡達》若說勝出之處,除了宏大的關懷視野(後殖民、環保、能源搶
奪)之外,便是細部的修整(視覺-觸覺)如何以視覺擬像再現觸覺記憶,
甚至虛擬「處女地-潘朵拉」上的「發現-樣本」。我看見(中文字幕譯為
「感受」費解)你(I see you)作為大眾流行語彙的濫觴,也為大眾影像
時代又一次的技術革新做了最好的影史註解。

 我見故我在,「見」就不只是西方啟蒙(enlightenment)與理性的開端,
或現代知識系統的建立,在電影中作為情感聯繫的倚仗,眼耳鼻舌身意,3
D視覺的現象只是媒介,劇情卻要人從眼見就直抵內心的感性直覺(星球)
,不能說沒有深意,尤其是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(《瓦力》的公理號上
之人),以及認識的信賴、信任感,漸漸地聯繫化約成為「科學儀錶板」和
「電腦電視螢幕」上的一切,儀錶板上的立體「家園樹」和日常起居全身感
受的「家」是有巨大落差的,「現象-意義」的完整世界價值體系,斷不能
被化約為「功用」這麼片面單一的目的,如此這個自私自利的合理化過程,
帶來的災難往往是難以平復的。火焰蕈狀雲和樹蓋同形,但時間軸線上的目
的卻完全相反。

 這些年,看多了這些好萊塢所謂的商業片,那些一次比一次震撼的槍林彈
雨戰爭驚險畫面和美式英雄範式,說來只有讓我哈欠連連,男主角跳上艦體
那幕當然也沒有《魔戒三》的精靈王子帥氣俐落一氣呵成;畢竟拔長劍跨神
鵰、馴汗血寶馬的類似情節我們也不陌生不是嗎?說白點,劇中英雄就像有
權勢的男人在換車,幻影騎士不過就是從裕隆換成限量賓士的房車神話。若
說,反戰片最好看或諷刺的部分便是戰爭場面的壯觀調度,《阿凡達》全片
最震撼人心就是家園樹的浴火傾倒,能把「樹」巨大象徵化成如此神聖不凡
,再再讓人不斷想起宮崎駿的《龍貓》和《魔法公主》,但若細節和鋪陳能
佈置更深刻點有讓人靈犀一會的地方似乎更好。

 我很喜歡開頭,怎講,欸我真喜歡那種未知狀態聽對方有話娓娓道來的親
密感,原來的男主角好帥氣呢,像貓的阿凡達真是傻頭傻臉,臉部表情的開
發多用點心好嗎。特別一提,不知道為什麼,對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,是那
匹火海中整身著火在畫面中往右奔突的馬,雖匆匆一瞥,其末日暗示卻讓我
不寒而慄,彷彿穿越了好幾個世紀,帶著戰爭死神的號角與不祥印記。誰會
願意生/牲的本身變成戰爭的工具呢?如果機械也有AI和自己的生命權又
作何想?

 劇情相似小結構諸如《史前一萬年》            
          《風之谷》、《天空之城》
          《異形》
          《侏儸紀公園》
          《風中奇緣》
          《哆啦A夢-翼之勇者、大雄的宇宙開拓史》
          《駭客任務》及《駭客任務動畫版》
          《太空戰士》
          《2001夜物語》(星野之宣)

 另外,裡頭的測試相當專業,話說回來,要作這種3D動畫,其幕後技術
人員和顧問的動作分析能力當然強過普通醫療人員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