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午在八羊饌,坐楊小濱對面。(他穿著紅衫。呵。沒有啥意涵。)
詩人楊小濱好溫文儒雅,上海人卻講話捲舌音(祖籍山東),
不疾不徐地回答我們的問題。
說他雖然在26歲以前都在上海,卻不喜歡上海,反而比較喜歡北京(朝陽區)。
說上海太現代太商業了,文藝活動比北京少很多,
他說上海人很排外,尤其像他口音是北方捲舌腔就覺得格格不入,
尤其像蘇北人因為早期職業階級關係(理髮或洗腳),
蘇北話又聽起來很土,在上海會被歧視。
說上海有些小資酒館可去,但不如在北京和文友在路邊攤談天說地來得自由。
問他昨晚在鳳凰樹文學獎晚會即興表演的歌劇哪裡學的,
(當時成大中文系主任王偉勇還禮貌回秀了段台語版的〈將進酒〉)
他說是這兩三個月跟錄音帶學的(驚真厲害),
原來是有父母的家學淵源啊!
楊小濱說他聽不懂台語,
但他認為文化應該保持多元性比較好,不要有一方壓制一方的情況。
聊作品,聊熊貓這文化符號。聊菁英主義,認為這是中性詞。
聊北島詩中的警句和反英雄的英雄主義及信仰。
他說他最喜歡莫言90年代以前未轉向的小說,提了余華的《兄弟》。
(他在上海社會科學院作的論文)
聊了一些台灣的詩人,楊澤、林婉瑜、亮延、零雨、魚果、葉覓覓、鯨向海等,
聊他老婆在台北,女兒才兩個月。台北雖然東區也很商業,但整個台北較多元。
偶而聽京劇,去年看了四場上海京劇團。
現在在南港中研院過著悠閒的生活(他說跟上海社會科學院很像)。
六四期間在上海參加遊行的情況,當時大學生知識份子面對當局壓制又是怎麼想的。
他說知識份子是永遠的批判者,但是當權者卻一再落進批判的範圍裡,
怎不好好做別讓人罵呢?
問他對台灣的政治怎麼看的。他說國民黨很倒楣,
都因為做得很爛被推翻,但是取而代之的政黨卻都比國民黨更爛。
還提了他去凱達格蘭大道觀察紅衫軍現場的有趣事情(民眾狂吼),
可是他認為那樣的遊行只是情緒的宣洩,根本無法討論理性的訴求,
他說當時民運裡頭其實也有學生爭權的問題、路線問題、訴求不清楚,
但最重要的是當局萬不可以用暴力壓制的手段對待人民和學生。
然後楊小濱根本不知道PHS在南部不通,還說奇怪我的手機都不能接也不能打,
然後跟同學借手機要打去高鐵訂票(他坐飛機來,想第一次搭高鐵回去)。
然後秀待會要去中文系的演講稿,詹明信和李歐塔......深奧。
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
詩議會與楊小濱午聚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